青岛早报:急诊科忙什么 看看“大数据”
发布时间:2016/3/2 13:52:31 / 【关闭】
来源:青岛早报 时间:2016-03-02
抢救1056人次、心电监护1756人次、吸氧2940人次、灌肠3608人次、雾化25331人次、肌肉注射15819人次、输液90862人次、换吊瓶104804人次、留观10994人 次 、 皮 试51004人次……这一串数字是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40多名护士去年在各岗位的工作量统计。“这只是一个基本框架,其中还不包括吸痰、采血、洗胃、测黄疸、输液泵、心电图等‘小工种’。”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宋军说,从整个急诊科挂号就诊的数量统计看,去年整个急诊科接诊197832人次,这些数字平摊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个巨大的数量。
皮试雾化:一人身兼数职
【关键词】安抚【数字】皮试:51004人次
雾化:25331人次/年
在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里,每个班的皮试和雾化都是由一位护士负责。
昨日当班的温小萍说,皮试和雾化相对压力较小,但是到了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每天也是忙得应接不暇。“最忙的班还是小夜班,一个班下来皮试最多做过80-100个,雾化最多做到60-70个。4个雾化机没有空闲,有时候第4个没做完,第5个已经开始预备等候了。”
为了便于管理,医院规定由配药室统一收药,因此温小萍需要在L形的两个操作区之间来回往返,拿药、做雾化、皮试,再去拿药,走动相当频繁。虽然皮试和雾化没有伤痛,但是有的患儿对此还是有恐惧心理,也常常哭闹不止。昨日下午2点半左右,一个不到2岁的孩子在雾化过程中一直大哭,温小萍过去安抚了一下患儿,同时告诉家长不要紧张,在她的讲解下,孩子和大人的情绪得到很大缓解。
“这个岗位最重要的是耐心,皮试要做5分钟,雾化一般10分钟左右,虽然没有扎针,但患儿也会很恐惧,需要我们不断安抚。”温小萍告诉青岛早报记者,只有耐心对待患儿,他们才能平静下来。
由于下午患儿不多,温小萍得空跟记者交谈了一会。下午3点左右,突然抢救室需要人手,暂时闲下来的温小萍被临时“抓”走,去抢救室帮忙。只见她二话不说,拿着医疗设备转身去了抢救室,而她的皮试和雾化的岗位则马上由就近的注射和巡诊护士轮流来值守。
巡诊:8小时巡诊走出近2万步
【关键词】巡视【数字】换吊瓶:104804人次/年
巡诊的护士需要在注射厅内来回巡视,负责帮输液的患儿换吊瓶、拔针,期间还要来回巡视、观察患儿的情况,一旦发现患儿有输液反应等特殊情况要马上采取相应措施。看似简单的岗位实际上并不轻松。
“一般白班和小夜班会有2名护士在这个岗位上,即使两个人也经常忙得不可开交。”护士长宋军告诉青岛早报记者,特别是小夜班,经常有10多名患者同时需要护士去处理换吊瓶或拔针等工作。另外,这个岗位的压力也是最大的,因为是全程和患者及家属接触,输液过程中不允许出任何问题。
昨天白天值班的是护士张静和刘笑彤,张静是有8年经验的老护士,而刘笑彤参加工作仅6个月。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输液厅并不大,不到100平方米,里面放了60多个输液专用座椅,加上输液厅走廊里的20多个临时座椅,基本坐满了正在输液的患儿和陪伴的家长。“现在不算忙,最忙的时候整个输液厅里满满都是人,有些患儿没地方坐,只能由家长抱在怀里站着输液。”张静说,她记忆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小夜班,两人要为近400名患儿服务,基本没停下过脚步。
“同事曾经用记步手环记录过,我们就在这不到100平方米的输液厅内8小时走了近2万步。”刘笑彤说,忙的时候经常有一堆家长跑来找她们求助,她们一般是遵循就急原则,先拔针后换吊瓶,因为不拔针可能会产生回血。她记得去年12月份有一天上小夜班,她一晚上就没闲着,不停拔针、换吊瓶,期间因为人多,还被着急的家长拽着衣服从人堆里拽出来。
“巡诊岗位不允许坐下,上岗后就需要一直站8小时,累了的时候老想着坐在门口两个垃圾桶上歇一歇。”刘笑彤说,正常情况下,她们一个班要操作100多人次的换吊瓶和拔针。
抢救:零距离感知生命
【关键词】经验【数字】抢救:1056人次/年
跟其他岗位不同,负责抢救的护士一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人”。昨日当班的李子超看起来像极了90后,非常年轻,但她已在急诊科工作了18年,是急诊科里不折不扣的 “老人”。用她的话说,值守在抢救室里,更能零距离感知生命的真意。
“抢救室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地方,需要护士专业知识能力更强,对患者的判断力要准,这都需要经验。”李子超说,“今年春节前一天,我当班的那天一共抢救了8个孩子,中午不仅没吃上饭,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不过,挽救了8条生命,那成就感无以言表。”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护士值班室的玻璃画板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抢救病人,无论有无大夫,无论内外妇儿,请做好基础抢救(如吸氧气、开通静脉)。李子超告诉记者,这都是一些急救的工作方法,写在画板上也是为了给年轻护士提供经验。用护士长宋军的话说:“我们都有老去的一天,有经验的护士也会有退休的一天,如果没有 ‘传帮带’,今后又有谁能顶起这么重要的岗位?”
注射:平均1分半扎1针
【关键词】稳、准【数字】输液:90862人次/年
宋军的工作量统计本上,记录着每项工作的具体数值。一年输液量90862人次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只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已,而对于每一位护士来说,则是实实在在的工作量。
昨日白班负责输液注射的护士是杨玉娴,她工作6年半,其中在急诊科工作就有3年。“我们忙的时候1个班要打100多针,2个注射的护士就是200多针。身后配药台上的吊瓶一直排到台子拐角的另一头,一个接着一个地扎,头都抬不起来。”说起注射工作,杨玉娴指着身后的配药台这样告诉记者。
刚刚和记者聊了5分钟,患者就多了起来,采访一度中断。从下午1时45分开始到2时5分的20分钟内,患儿一个接着一个,记者在现场数了一下,这期间杨玉娴一共给13个孩子扎上了吊瓶,而且都是一针成功。平均下来,基本1分半钟1个!
记者很好奇杨玉娴针法是怎么练得这么好,她不好意思地说:“开始也会出现扎两三针的情况,后来慢慢总结手感,找到感觉后越扎越顺。”她告诉记者,她扎过的最小的患儿不到10天,血管还没有针管粗,也是一针扎成功了。“要不说这个班心理压力大,孩子的哭闹无形中就会给我们很大的压力,但是扎上针了,家长一句鼓励、表扬的话顿时也会让我很有成就感。”
留观:80平方米房间挤满近百人
【关键词】细心【数字】留观:10994人次/年
“作为留院观察室的值班护士,与其他护士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负责的患者多是病情不稳定,甚至比较严重的。”下午2时,记者来到留院观察室,护士黄艳丽向记者介绍说,这个岗位需要护士时刻关注着孩子们,不能有一点闪失。每天在交接班之前,必须从上个班护士手中的记录本中了解每一个留院观察患者的具体病情。白班还需要跟着医生一同查房,跟进患者的最新情况。同时留观室的护士还要兼顾着里面患儿的注射、换药和拔针。
市妇儿医院急诊科的留院观察室有两个独立的房间,共80多平方米。固定床位18张,活动床位40张,加上应急的移动担架床3张,一共可以安排51张床位。虽然床位不算少,但到了个别就诊高峰期,依旧是远远不够。
“需要留院观察的患儿我们都会想尽办法让他们住进观察室,所以地上打地铺也是常有的事。”黄艳丽说,她记得最多的时候一晚上住进60多个患者。每个患者身边至少有两个家长跟随,这就使得空间变得更加狭小。尤其到了晚上,为了不打扰孩子和家长休息,当需要换药拔针的时候,护士们都是踮着脚尖走。
分诊:1小时分诊上百次
【关键词】耐心【数字】分诊:197832人次/年
急诊科的分诊台面对的都是着急看病的患者,如果来到急诊科遇上排队等情况,患者家属就会更着急,如何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以及分配他们去哪个诊室,还有辨别危重患者等都成为分诊台护士的工作。
昨日下午3时,急诊科分诊台前,不停有人前来咨询,值班的护士刘蕾和张洁已经忙碌着工作了7个小时,分诊台桌上张洁杯子中的水还剩下大半。“这是早上带过来的一杯水,说得口干了就抿一口,不敢喝多,怕上厕所耽误时间。”张洁说,趁着就诊的患者不多的时候,她还要赶忙拿出护理书籍看几眼,准备这个月的护理知识考试。一般是还没看上几眼,就会来许多患者。
“近两天还不算太忙,前些天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张洁一边登记患者情况一边告诉记者,分诊每天接待的患者数量能够直接反映各个岗位的工作量。每年的11月、12月、1月、2月都是最忙的时候,基本每天有三五百名患者,最多的时候1小时接待了100多名患儿,一般每个患儿都会有2-3名家属陪着,这些人来医院几乎都会先围着分诊台咨询一番。“孩子哪里不舒服?”这成了她们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青岛早报记者 景虹 孙启孟 樊蓉
青岛早报链接:http://www.qingdaonizao.com/2016/0302/648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