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ladbrokes中文
宝宝“心跳不齐”怎么办?妇儿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李自普教授告诉您!

发布时间:2016/9/8 17:09:33  /  浏览量:  /  【关闭



家长所说的“心跳不齐”其实就是医学上的“心律不齐”,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是4岁以内的宝宝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几年更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也是儿科心血管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那么宝宝得了病毒性心肌炎怎么办呢?下面由妇儿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李自普教授为大家谈一谈家长朋友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

1.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一名3岁宝宝三周前“感冒”了,经过治疗很快好了,但1周后家长发现宝宝很懒,不爱活动,总是说累,喜欢让人抱,且妈妈发现宝宝呼吸较快,面色有点苍白,自己摸脉搏,发现跳的非常不规则,到医院做心电图、心肌酶和心脏超声等多项检查,最后明确为“病毒性心肌炎”,赶紧住院,幸好治疗及时痊愈出院。

所有,顾名思义,病毒性心肌炎就是由病毒感染造成的心肌炎,它既可以与病毒感染同时发病,也可在病毒感染过后发生;既可以只影响部分心肌,也可以危及全部心肌;既可以表现为单纯的心肌病毒感染,也可以是全身病毒感染的一部分。

2. 宝宝拉肚子或感冒怎么会心脏不好呢?多大宝宝容易得病毒性心肌炎呢?有季节性吗?

一般来讲,4岁以内宝宝病毒感染时最容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夏秋季(5-8月份)多源于肠道病毒感染,冬春季多源于呼吸道病毒感染。这是因为众多病毒都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就有30多种,其中肠道病毒约占50%,包括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肝炎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等等。

3.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早期发现?

不管是轻型还是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家长朋友不能掉以轻心,都应给予重视。轻型病毒性心肌炎预后较好,恢复较快,但非常容易被漏诊,被漏诊的一部分宝宝可逐渐发展为严重的心肌病。据统计,严重的扩张型心肌病中有近一半可能是轻型病毒性心肌炎转化而来;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凶险,预后差,可出现急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即便是抢救成功,往往遗留程度不等的后遗症。因此,在宝宝发生病毒性感冒或腹泻,或发生后4周内出现乏力、心跳不规则,或心跳太快或太慢、胸痛、胸闷、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腹痛等表现时要高度怀疑有无心肌炎的发生,及时来院请专业医生诊治。

4.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需要检查什么呢?

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酶(如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脑钠肽(BNP)、心脏核磁共振、心脏核素扫描等,对极少数难于诊断的宝宝则要进行心脏活检以最终确诊。

5. 宝宝只是单纯胸痛、胸闷,或长叹气,或心肌酶高就一定是心肌炎吗?

胸痛、胸闷、长叹气和心肌酶高确实是心肌炎的表现或特点,但并等于说一定是心肌炎。宝宝胸痛的原因众多,包括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原因,临床以非心源性原因居多,如肋软骨炎、食管疾病、胃炎、肺部疾病等;随着儿童心理压力的增大,胸闷和长叹气的宝宝也较多,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更加突出,因此要注意排除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胸闷和长叹气;心肌酶的测定方法众多,指标也较多,且单纯心肌酶高的原因众多,如上呼吸道感染、精神压力、扁桃体慢性炎症、肌肉疾病、劳累等均可引起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的升高,因此看到心肌酶高不一定就是心肌炎,此时一定做心电图,若心电图异常要考虑心肌炎的诊断。

6.如何治疗和护理病毒性心肌炎宝宝?

医生会给予营养心肌、大剂量维生素C、免疫治疗及对症处理,必要时还要加用激素。

家长朋友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第一,休息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心脏增大的宝宝一定要绝对卧床休息,伴有严重心律失常者要限制剧烈的运动;对于无心脏增大和严重心律失常者一般无需过度限制运动,仅限制某些特别剧烈或竞争性的运动即可。第二,饮食,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羊肉富含左卡尼丁,对心脏较好;但对于糖、巧克力、蛋糕等甜食和饮料应该限制,这些食物容易诱发新的呼吸道感染,加重心肌炎。第三,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宝宝的心理工作。心肌炎病程长,某些情况下又限制运动,对大儿童心理有一定影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总之,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过程中或痊愈后4周内,若宝宝出现乏力、面色苍白、胸痛、胸闷、烦躁不安、心跳不规则、或心跳过快或过慢时要注意是否发生病毒性心肌炎,要尽加以识别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既不能由于病情轻而放任不管,也不能过度限制运动,使宝宝心理压力过大;要尽可能由专业医护人员给予指导,进行合理的治疗。

李自普,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妇儿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

专业特长:各种小儿内科疑难危重疾病,尤其擅长小儿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川崎病、晕厥、先心病、高血压)和胎儿心脏病等。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内科专家门诊(儿童门诊一楼);周一、周四上午,知名专家门诊(儿童门诊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