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 秋风起、天渐凉,这份秋季育儿小常识,家长千万别错过!
发布时间:2023/10/7 13:37:42 / 【关闭】
秋分过后,
气温下降,早晚温差增大,
加上空气干燥,
是许多疾病的多发季节。
孩子们抵抗力差,极易中招
……
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才能为冬天打好基础。若秋季养生没做好,则会损伤肺气,冬季出现 “食谷不化”,导致疾病的发生。
秋季,宝宝多发疾病往往因“秋燥”
“肺与秋气相应”“燥为秋季之主气”,燥气当令的秋天,肺最容易受伤。而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和大肠相表里,因此燥邪伤肺,出现皮肤干、口干、唇干、嗓子干痒,甚至大便干结、眼睛干涩等典型的“秋燥”症状,宝宝则易出现咳嗽、鼻炎、皮肤过敏等问题。
预防为先,家长可以学做这些小儿推拿
补肺经:从指尖推向指根(左手无名指),每日推300-500次,可起到补益肺气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补脾经:用拇指指腹,沿着宝宝拇指外侧,从指尖推向指根,每日反复推300-500次左右。
△图片来源网络
摩腹:用手指掌面,在小儿腹部顺时针磨腹,每日一次,每次3~10分钟,建议在儿童睡觉前进行推拿。
△图片来源网络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督促孩子做好这些
规律起居。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秋季昼短夜长,人体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变化,孩子早睡收阴,早起舒阳,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
早晚添减衣服,以防受凉。入秋后孩子要及时添衣,夜晚盖好被褥,防止受凉,做到肚子暖、手脚暖、背部暖,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预防疾病。
调节心志,保持心理舒畅,情绪乐观。秋季入学后,孩子面临着学业、考试,以及社交压力,如身体和心理负担重,则会影响肝气疏泄,而肝气郁结,反过来又会引起身体气机运行不通畅,影响脾胃运化,造成食欲不振、精神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出现恶性循环,导致疾病的发生。
注意食补。五色入五脏,白色食物最是补肺,秋燥应多吃百合、梨、白萝卜、藕等润肺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中医儿科专家给父母们推荐给几款食疗方:百合银耳粥,健脾润燥益肺;山药排骨汤,健脾胃、补肺益肾;雪梨菊花饮,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白萝卜炖汤或煮水,理气宽中、补脾、润肺生津液。
△图片来源网络
坚持锻炼。秋季天高气爽,是运动的好时机。孩子坚持锻炼不仅能激发身体活力,还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选择单车、慢跑、登山等亲子活动,运动时以微汗出为度,同时多喝开水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