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 孩子“发烧”怎么办?正确处理方法是这样……
发布时间:2023/10/30 17:00:29 / 【关闭】
无论是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
还是其他的一些儿童常见病
“发烧”是孩子患病后的常见症状。
孩子一旦不舒服,
家长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
摸摸孩子额头热不热?
用温度计测测体温高不高?
.......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
“发烧”这回事儿~
发热(俗称“发烧”)是身体应对疾病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是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但应注意,虽然发热不是病因,却不能让孩子持续处于高热的状态。
△图片来源网络
孩子体温多少度算是发热?
孩子体温超过正常波动范围即为发热。以腋温为例,发热分为低热、中等热、高热、超高热四个等级。
低热:37.3℃~38℃
中等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孩子发热时,一般会经历这几个过程
体温上升:这个阶段身体产热大于散热,孩子可表现为寒颤、怕冷、手脚冰凉。父母可为孩子添加衣服、多盖被子,以用于保暖。
持续高热:身体产热与散热可基本保持平衡。孩子表现为体表温度升高、发烫。父母可为孩子进行降温处理,并补充足量的水分。
体温下降:身体产热小于散热,常表现为孩子大量出汗。出汗会导致体内缺水,父母可鼓励孩子多喝水。
孩子发热后,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如孩子为低热,可以通过多喝水、物理降温进行缓解。其中物理降温方法有温水擦拭、贴退热贴等。
以温水擦拭法为例,用30℃左右的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大动脉流经部位来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酒精降温,酒精不仅可能伤害孩子娇嫩的皮肤,还可能导致酒精中毒。如孩子体温超过38.2℃,或有因发热引起的明显不适,可以使用退热药。2月龄以下儿童发热禁止自行使用任何退热药,2个月到6月龄儿童发热需要药物退热时推荐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不推荐退热药与含有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合用。持续发热时,两次服用退热药的间隔不要小于4个小时,每24小时服用退热药的次数不要超过4次。如服用降热药物后,仍体温不降,应及时就医。
孩子发热时,家长还要注意这些问题
小婴儿发热时不要捂汗
小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主要通过皮肤散热,若家长在孩子发热时捂汗,可能会使体温越来越高,甚至可能导致捂热综合征,存在生命危险,家长不可大意。
补水时,不能只喝白开水
孩子发热时,皮肤水分蒸发增加、呼吸加快、以及退热期大量出汗代谢增加,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可能造成脱水甚至电解质紊乱。这时,孩子血容量急剧减少,服用退热药后退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只补充白开水不能满足身体需要。家长在给孩子补水时,可多喝一些淡盐水或电解质水补充因出汗过多丢失的电解质。
体温越高不代表病情越重
发热时体温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体现孩子病情的严重程度,需要结合宝宝的精神状态和反应情况综合判断。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这样为孩子做好护理?
注意休息,保持作息规律和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做到营养均衡,多吃清淡的食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鼓励孩子多喝水。同时,认真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和精神状态,如发现孩子反复高热不退、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不振、尿量减少、呼吸加快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