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速递 | 暖心!101岁老人摔倒术后一日即可下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专家送他这样一幅画……
发布时间:2022/7/24 16:52:58 / 【关闭】
医生的手中有手术刀
可能也有画笔
近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专家付中国教授
用流畅精妙的画笔
勾勒出术中画面
画作承载着
对于老人康复的美好希冀
送到了一位百岁老人手中……
“爷爷,您慢点儿,咱不着急!”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病房内,101岁高龄的梁爷爷(化名)做完手术后迫不及待想站起来试试。在创伤骨科医护团队专业精心的指导和帮助下,他顺利完成了手术后首次站立,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家住城阳的梁爷爷身体硬朗,数日前,他骑电动车前往农贸市场,没成想车子发动的瞬间,老人被车子带倒,一屁股蹲到了地上。
瞬时,疼痛让他几乎说不出话,受伤后两天,老人疼得基本没吃下东西,身体状态十分糟糕。着急的家人立马带他就医,慕名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青岛妇儿医院城阳院区)就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付中国教授接诊后,诊断为右侧股骨颈骨折,将老人收治入院,凭借专业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制定了髋关节置换术方案。
“爷爷,别紧张,放轻松……”随着一声轻柔的话语,梁爷爷接受麻醉,手术正式开始了。
麻醉是术前第一道坎,一系列问题摆在救治团队面前:101岁的老人,各系统器官均有明显“老化”,心肺功能较差,耐受麻醉手术的能力下降。因此,正确评估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是老人手术成败的关键。麻醉团队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整个围手术期贯彻加速康复的理念,采用椎管内麻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等多模式镇痛策略,术中进行主动保温、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专业”并不是简单的两个字,需要严谨的头脑和精湛的技术。传统手术切口大、出血量多、高龄患者难以承受。术中付中国教授仅切开一道6cm切口,顺利实施切口更小、出血更少、恢复更快的关节置换术,整个手术1小时,出血量一块纱布都没沾满。
“得知手术很成功,我们很高兴!”手术室外,看到老人舒展的眉头,原本担心不已的家人心里顿感轻松。
术后,梁爷爷转入监护室进行下一步治疗,这对于身经百战的监护团队依然是个挑战。医护人员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安友仲主任的指导下,密切监护患者,术后积极给予消肿、止痛、抗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措施。在精心照料下,老人顺利转至普通病房。
梁爷爷身体状况良好,从监护室转移至病房
如果说医疗水平决定一家医院的高度,那么护理工作则承载着对病人的温度。百岁老人的难点不仅仅在骨折本身,防治并发症尤为重要。老年人皮肤弹性差,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护士们提前为爷爷准备上气垫床、减压贴、翻身垫等。创伤骨科中心护理团队积极参与术前讨论,提出护理问题、护理难点,制定全程、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措施,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术前准备及术后的康复锻炼。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病房护士及时沟通、严格交接,为爷爷提供连续性、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为病人康复保驾护航。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照顾,梁爷爷术后仅一天即可下地行走。让他和家属更加惊喜的是,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付中国教授亲手画的画作。这是付教授在手术之后凭借自己的记忆力用娴熟的技巧画出来的。画中6位医护人员围在台边,正认真细致的为梁爷爷实施手术……
“画的特别好,老爷子一下子就高兴了。这让我们看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不仅有着过人的技术,更有着对病人的关怀和温暖,让我们很感动!”梁爷爷的家属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专家团队已长期全面进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日常工作中,专家们常态化开展门诊、手术、查房、护理以及疑难病例讨论、带教培训、学术讲座等工作,让岛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顶尖医疗专家的国家级优质医疗技术与服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是集病房、急诊、门诊及研究室为一体的完整学科,现为北京大学博士点学科,教育部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国家点专科(骨科)、全国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基地、教育部创新团队,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学科主要医疗工作包括:四肢、关节周围骨折的诊疗(肩肘、足踝外科专业)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脊柱脊髓损伤等。
创伤骨科和创伤救治中心申报的“创伤救治与神经再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获批立项建设。实验室致力于提高我国创伤患者/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获得大量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在创伤救治和神经再生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学科承担国家“973”计划,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