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 感染新冠后,孩子发热、咳嗽、腹泻......家长该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2/12/21 14:22:01 / 【关闭】
感染新冠病毒后大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热性惊厥父母慌乱无措,往往不知如何处理
孩子感染新冠后,发热如何处理?
1 如果孩子低热,一般来说可以通过适当多喝水、物理降温等方式进行缓解,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
2 如果体温超过38.2℃,或有因发热引起明显的不适,最有效的处理方式是服用退热药。
服用退热药的注意事项:
2月龄以下儿童发热禁止自行使用任何退热药,2个月到6月龄儿童发热需要药物退热时推荐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不推荐退热药与含有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合用。
持续发热时,两次服用退热药的间隔不要小于4个小时,每24小时服用退热药的次数不要超过4次。如服用降热药物后,仍体温不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不同的退热药不建议交替使用。
服用退热药后,药物被人体吸收起效的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所以不可短期内重复使用退热药物。
口服退热药可能导致孩子大量出汗,更要注意补充充足的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或运动型饮料。
需要说明的是:体温高低并不与病情严重程度绝对成正比,应用退热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发热给孩子带来的不适,让孩子安全舒适地度过发热期,不要过分追求体温正常。
3 物理降温。除了退热药,有效补充水分、温水擦拭、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都有助于降低体温。
以温水擦拭法为例,用30℃左右的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大动脉流经部位来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
不推荐使用酒精浴,因为酒精不仅可能会损伤孩子娇嫩的皮肤,还可能会有酒精中毒的风险。
一旦发生热性惊厥,该如何紧急处理?
热性惊厥是指在孩子发热初期或体温上升太快时出现的抽搐。表现为全身抽搐或身体局部抽搐,意识不清,双眼无神或上翻,牙关紧闭,嘴唇发青,口吐白沫,多数持续1-3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多见于6月龄~5岁。
家长的紧急处理方法:
1.保持镇定,防止误吸、窒息及受伤
惊厥发生时,家长莫要惊慌失措,立即就地让患儿侧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用湿巾或毛巾清除口鼻分泌物,观察患儿口唇颜色,防止窒息。
2.让“惊厥”自行发作
高热惊厥多为短暂发作,持续1-3分钟,家长切忌强行按压摇晃、掐人中或进行心肺复苏来阻挡。同时,在患儿发作期间,应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刺激。
3.降温处理
待患儿意识恢复,可口服退热药降温(参照上述用药注意事项),意识不清的可按照药物剂量给予退热栓塞肛处理。
4.及时就医
如孩子抽搐超过10分钟仍不缓解,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到最近的医院就诊,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至上级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
孩子咳嗽、痰多如何缓解?
咳嗽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射,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因此不建议常规给孩子镇咳,可有针对的选用复方感冒制剂来缓解孩子的咳嗽等卡他症状。
居家治疗时,还可以使用雾化、冲洗鼻子、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等方法提高呼吸道舒适度。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减少接触刺激性气味、冷空气、接触变应原或运动过度。
咳嗽有自限性,如伴有咳痰、喘鸣、声嘶、吸气性喉鸣、呼吸费力等症状,则应尽快至医院就诊。
孩子腹泻、腹痛、呕吐怎么办?
1.大致评估腹泻引起的脱水严重程度
如皮肤弹性好、口唇湿润、眼窝无凹陷、尿量变化不明显、四肢暖和,则提示脱水程度不重;
如皮肤弹性差、口唇干燥、眼窝凹陷加重、尿量少、四肢湿冷等,提示脱水重,需及时就医。
2.应对方案
继续饮食及母乳喂养。腹泻严重或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4~6小时,但不应禁水。禁食时间≤6小时,应尽早恢复饮食。
液体治疗:口服足够的液体,如补液盐,以预防脱水;仍严重者,应及时医院就诊予静脉补液。
对症治疗:可以选用合适的微生态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
孩子感染新冠后,常见的用药误区
误区一 服用抗生素
新冠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因此感染新冠病毒后,给孩子滥用抗生素只会增加孩子肝肾代谢负担,还会增加细菌耐药。
倘若在新冠感染后期,孩子喉咙仍然疼痛不已,或有持续发热症状,怀疑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误区二 服用抗病毒药物
目前成人应用的抗新冠病毒类药物,儿童尚无适用症,不建议在家应用。无论奥司他韦还是帕拉米韦等抗流感病毒的西药,对新冠病毒无效,家长切勿随意使用。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1.持续高热不退、退热药不能降至正常体温或反复高热超过3天时,或发热时伴有新出现的皮疹;
2.因感染新冠诱发喉炎,婴幼儿出现呻吟、喘憋;
3.惊厥(抽搐);
4.精神萎靡、头晕嗜睡或精神状态明显下降;
5.反复呕吐,不能进食进水,或者大量腹泻,尿量减少,出现脱水症状,或出现脓血便,或小婴儿出现拒奶;
6.胸部或腹部明显疼痛;
7.有基础疾病或其他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