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期间家长如何做到与孩子“相看两不厌”
发布时间:2022/4/1 13:51:15 / 浏览量: / 【关闭】
网课已经进行两周有余,家长与萌娃们是否从开始的“母慈子孝”演变成了“两看相厌”?朋友圈里逐渐出现各种花式吐槽或是静默状态?这不是矫情,更不是无情,是我们人类作为社会的动物一种进化性无奈----大脑负责心理满足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单调的快乐会“边际效应递减”: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带来的愉悦感逐渐递减。而对于亲密关系的满意度也会因为长时间或频繁的个人边界被入侵而走低。同时,大脑负责爱与奉献的技能也容易在各种心理压力下,很快倦怠,最终形成“不安-烦躁-冲突”的恶性循环。而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更为这种恶性循环创造了条件。除了各大心理专家建议的居家心理调适方法外,以下几点也值得尝试:
1. 保持家庭结构的完整。
特殊时期,需要家庭发挥比平时更重要的支撑作用。首先,就要有结构完整的家庭,即每个重要家庭成员都要在场,如果有人如同透明人在家,结构上就有缺陷。完整结构和同能呈现的状态应该是:家人之间长期形成互动的心灵默契与感应、稳定的纽带或联结,尤其是困境中相对弱小的成员,也就是在家上网课的孩子们,随时能感受到这种托举的力量,需要时,无人缺席。
2. 保持家庭成员三观的基本一致。
特殊的时期,需要家人更紧密的抱团取暖时,相互做出一些妥协,努力形成基本一致的认知和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3. 平等相待,学会陪伴与沟通。
家人之间,尤其是亲子之间,多少会有一定的“等级”。这种相处模式既有利于家庭稳定,也可能导致不满和冲突。如果是后者,则从心理健康的角度需要做出改善。虽然短时间难以扭转,但此特殊时期至少提供了改变的可能。家长或处于“等级“上部的成员可主动降低身段,尝试与每个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平视”,学习沟通技巧,换位思考。
4. 尝试改变,制造惊喜。
家人一起生活久了,会形成固有的相处模式和生活习惯。这段时间在尽可能保持家庭平时起居和生活节律的同时,也可偶尔打破常规,寻找新的新鲜感,比如角色互换、共同创作或游戏、探索一项有难度的环境改变“工程”等等。
5. 做好自我管理。
做好自我管理不仅是带来一种每天迎接新生活、预防心理倦怠的“仪式感”,更是带动家人情绪、引导好“神兽”的不二法宝。正如飞行中我们都知道,在帮助他人之前需要先戴上自己的氧气罩。接纳自己才能真正接纳家人,安顿好自己才能安顿好家人。人生中这种陪伴时刻不是太多,最终我们留给家人的都只有各种的背影。所以,要珍惜。
青岛妇儿医院心理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