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
发布时间:2021/10/20 17:08:43 / 浏览量: / 【关闭】
入秋后气温降低,早晚温差变大,大家是否做好了健康度过这个秋季的准备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秋季养生方法。
1、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应该怎么“冻”?
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少穿衣服,实际上“冻”指的是让身体逐渐适应夏秋气温变化的过程。秋日昼夜温差大,我们应该按照气温的动态变化增减衣物。
这时候人体阳气收敛、阴气滋生,过早穿上厚衣服,不利于阳气的受敛,会让人产生燥热之感。秋日温度适宜时,适当增加户外运动,感秋风的刺激,逐渐增强肌肤和身体的耐寒能力,顺应天气自然阴阳的转换。
早晚温度低,也要添衣,收起夏日的短衣短裤,撤去凉席,穿上长衣长裤,秋风夹寒气,所以秋日尤其讲究颈背部、肚脐和脚的保暖,防止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秋冻”并不适合所有人,应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体质偏弱的老人、小孩、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的人群不宜秋冻。
2、秋天口干舌燥,鼻子干燥怎么办?
入秋后,天气干燥,不少人会明显感觉到口唇干燥、鼻咽干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秋燥”。中医讲燥邪耗伤津液,秋天燥邪容易通过口鼻、肺部侵犯人体,肺主皮毛,所以出现皮肤干燥,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受邪,所以大便干结。
平常注意多补充水分、维生素,多吃应季水果,选择能够养阴、润燥、养肺的食物。例如秋梨、百合、银耳、秋藕、山药等都是常见的食材,可以炒菜也可以熬粥,还可用麦冬、菊花、沙参泡水喝。辛辣刺激、油炸油腻食品多为辛散,与秋季受敛的特征相反,应少吃或不吃。另外,进入秋季后不可贪食寒凉,否则极易损伤脾胃阳气,造成秋冬腹泻。
3、如何应对“秋乏”?
随着白天时间变短,夜晚时间变长,很多人进入了“秋乏”的状态,早晨容易赖床。《内经》中讲“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也就是说到了秋天,我们要改掉夏天晚睡的习惯,争取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秋季气温适宜,多进行户外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缓解疲劳,提高睡眠质量。但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不宜过于激烈,以防出汗过多,耗气伤阴。
4、怎样克服“悲秋”情绪?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古诗词中常见悲秋的诗句,秋风萧瑟,万物肃杀,不免让人伤感起来,悲苦的思绪最容易伤及肺脏。肺五行属金,火克金,心五行属火,心所对应的情绪为喜。所以,保持愉悦、舒畅的心情,在秋天是至关重要的。多呼吸新鲜空气,练习腹式呼吸,吸入清气,吐出浊气,不仅有利于体内气的运行,对情绪也有很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