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危害深远
发布时间:2020/12/7 10:22:32 / 浏览量: / 【关闭】
我们总觉得肉嘟嘟的小朋友很可爱,很多家长也会觉得自己孩子胖一点营养会更好、抵抗力会更高,不知不觉就把孩子喂成了个小胖子。肥胖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新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儿童肥胖。
儿童肥胖的现状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经联合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中显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到2030年,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儿童检出率将达到百分之二十八,超重肥胖的儿童数将增至近5000万人,儿童肥胖成为21世纪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儿童肥胖的危害
儿童肥胖易发展成为成人肥胖
孩子有两个时期是最容易发胖的,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成年的肥胖。一个是婴儿期,即出生后至一周岁这个时间段,另一个是5-10岁这一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主要是脂肪细胞数目增加和脂肪细胞体积增加为特点。儿童期出现肥胖,成年后更易发展为肥胖。
儿童肥胖是性早熟的重要诱因
肥胖的孩子大多存在着发育过早的现象,这是由于肥胖的孩子体内脂肪多,而脂肪中有一种物质叫芳香化酶,它可以使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导致性腺功能紊乱。另外男生可以出现乳房女性化,而阴茎发育受限。女孩易引起月经紊乱和早期多囊卵巢综合症,这对女孩的月经和将来的生育都是有影响的。
儿童肥胖影响孩子长高
肥胖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而雌激素可以加速骨龄生长,促使骨骺提前闭合。正常情况下孩子一年长一岁的骨龄,但肥胖、性早熟的孩子由于雌激素高水平的刺激下,一年长一到2岁的骨龄,生长板的过早闭合,大大缩短了孩子自然生长的时间,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最终身高。
儿童肥胖可引发多种疾病
儿童肥胖还可导致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的损害,可能会引起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脂肪肝、早发心脏病、皮肤病、月经紊乱和早起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并发症。近年来儿童糖尿病经常见报道,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威胁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慢性病之一。由肥胖引发的种种损害很多是不可逆性的,一定要积极干预!
儿童肥胖对心理的影响
肥胖的孩子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更容易受到欺负,被其他的孩子取笑,常常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心理伤害。步入青春期以后,随着孩子对自身和同伴看法的关注增加,还会引发社交问题和导致自卑。另外大样本研究发现肥胖儿童的活动、学习、交际能力较正常孩子低,久而久之会出现抑郁、自卑,使儿童对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内向、社会适应能力低,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如何干预儿童肥胖?
预防为主
对于6岁到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要做到: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合理选择零食,不喝含糖饮料;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营养干预
总的原则:按照儿童的需要量设计科学均衡的食谱,食物多样、荤素兼顾、粗细搭配;保证谷类、豆类、鱼、肉、奶和蔬菜的摄入;满足身体发育需求基础上,控制热量及脂肪摄入,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充分供应。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做菜少放油
把煎炒炸的日常烹调方法改成蒸、煮、炖和凉拌,这样就能省去很多炒菜油,而油脂的能量密度是最大的。只要油控制住了,再略少放点盐,香浓诱人的感觉会下降,不需要刻意控制吃肉的量,孩子自然就不会吃太多。
主食不宜食用有油的品种,比如油条油饼、烧饼大饼,炒饭炒粉,都是放油制作的,额外增加很多热量。
主食增加全谷杂粮
把白米白面主食的一半,换成薯类(比如大米和红薯丁土豆丁一起蒸饭)和杂粮豆粥(比如红豆燕麦糙米浓粥)。杂粮薯类的饱腹感很强,孩子不容易吃过量。比如说,把白米饭换成糙米饭、燕麦饭等。用整的燕麦粒洗净先泡一夜,然后和大米1:1比例放在电压力锅里煮成饭。口感很Q弹,比较好吃。
多吃蔬菜,先吃蔬菜
减肥期间每天至少要吃一斤菜,最好能吃到一斤半以上。用餐时先吃多半碗煮蔬菜或凉拌蔬菜之后,再一口饭一口菜地吃。采用这样的进食方式有利于增强饱腹感,而且延缓吃饭速度,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对预防发胖很有帮助。家长也要教育孩子在学校午餐时尽量把蔬菜吃完。
不喝甜饮料,不吃饼干点心薯片锅巴等零食
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水果、无糖低脂酸奶和原味坚果可以作为零食,但也要控制吃的数量。
适度补充营养素
钙的主要来源是奶类(酸奶亦可)、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腐丝等)和绿叶蔬菜(如油菜、小白菜、芥蓝等),如果膳食中钙来源不足的话,可以考虑使用钙片。其次每天可以补充一粒复合营养素丸,或者一粒复合B族维生素片,以便弥补略微少吃食物的损失。
增加运动时间
除了控制饮食以外,还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活动机会,让他们至少每天有60分钟时间运动。不要让孩子的生活除了做作业就是坐着玩手机看电视等,既没有成长,也不利于减肥。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
各位家长可参照上表对孩子的体重进行评估,若达到中、重度肥胖的标准建议到医院的营养门诊咨询,营养师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专业指导,采用科学、规范、合理的减重方法将更有利于孩子安全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