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话健康,预防儿童“假期综合征”
发布时间:2019/2/4 15:51:19 / 浏览量: / 【关闭】
又是一年佳节到,亲朋好友聚餐,外出旅游聚会,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儿童自我保护能力不足,更容易在“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等方面出现问题,姑且把它称之为“假期综合征”。那么,假期综合征都有哪些特征?应该如何预防呢?
一、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春节期间的常见问题,多因进食过量或过多摄入难以消化的鸡鸭鱼肉、零食等,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主要症状是便秘、厌食、腹泻,还有的孩子出现嗳气、口臭、腹胀、大便酸臭等积食的症状。因此,春节期间,应注意膳食结构的平衡,做到荤素搭配;多采取蒸、煮、炖等方法烹调食物,少煎、炸等;要注意饮食卫生,如:餐具碗筷的消毒,饭前便后的洗手,千万不可疏漏。外卖的熟食、腌渍的食品,以及冷拌生吃的菜肴,应尽可能少食或加热后食用。特别提醒体弱、抵抗力差和病后初愈的孩子要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多吃软、烂食物,忌生、冷、硬食物。少吃零食,少喝或不喝冷饮和饮料,多喝白开水。
二、食物过敏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环境改变,食物过敏发生率不断攀升,主要是异种蛋白的排斥引起。容易造成过敏的食物包括:牛奶、大豆、鸡蛋、花生、小麦、鱼、虾、蟹、坚果等等,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幼儿发生食物过敏的几率相对较高,食物过敏出现的症状主要有荨麻疹、口周红肿、腹泻、呕吐等。因此春节期间在婴幼儿的食物选择上要更为谨慎。过敏体质儿童外出就餐时,一定要选择安全的食物,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异物卡喉
春节期间,要注意进食安全。父母不要在孩子跑动、跳跃、嬉笑时喂食;5岁以下幼儿不吃花生米、瓜子、果冻等食品,以免发生呛咳,造成异物咔吼;给孩子吃鱼、鸡时要避免鱼刺或小骨头划伤孩子娇嫩的嗓子。吸入异物后处理要点是:边让孩子面朝下,头部放低,在孩子背部重拍,将异物震出,边急送医院做全面检查和施救。平时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又名“海氏急救法”,以备不时之需。
四、睡眠不规律
放假了,当家长们因为“忙碌”而晚睡时,孩子们也就悄悄地推迟了上床的时间。要知道,足够的睡眠是孩子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之一,晚睡给孩子带来的潜在危害,是家长所无法想象的,不仅影响孩子的心血管健康、大脑、学习以及行为模式,更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最终影响身高。换言之睡眠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促进长高的“营养要素”,家长应以身作则,规律作息,督促孩子在21时前入睡。
五、鞭炮炸伤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人们喜欢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然而鞭炮炸伤也是春节期间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因此,为了减少意外伤害发生,一定要注意:购买烟花爆竹时,要尽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燃放时,要到空旷的地方燃放,以防引起火灾、伤及行人,在别人放鞭炮的时候,要保持安全距离。一旦不慎被炸伤,如果出血不止量又大,则应用绷带或软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急送医院清创处理。如果炸伤部位是眼睛,为避免造成进一步损害,最好不作任何处理,应立即就近送往医院治疗。
六、呼吸道感染
今年的感冒(呼吸道感染)一直是络绎不绝,稍有不慎就容易中招,出现高热、流涕、咳嗽、腹泻等症状,给欢乐的春节带来“雾霾”。因此,春节期间,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 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得不接触时需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隔离,减少与孩子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