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早报:六种“开学病”让孩子远离它们
发布时间:2018/12/10 8:45:33 / 【关闭】
来源:青岛日报 日期:2018-9-1
开学后1到2周是传染病高发期,专家提醒老师和家长提高防病意识,提防这些“开学病”:
9月份天气逐渐转凉,也是学生开学季,托幼机构、学校等短时间内新生大量聚集,外地学生集中返校,人群流动性强,容易给肺结核、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开学后的1到2周是传染病高发期,再加上部分新生不适应新环境、新节奏,容易患上种种“开学病”。昨天,记者采访市疾控中心和市妇女儿童医院的专家,他们提醒老师和家长要提高防病意识,教育孩子注意卫生,勤洗手,及时增减衣服,有条件的可以给孩子接种疫苗,预防针对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
可在流感季来临前接种疫苗
假期很多孩子作息不规律,导致免疫力下降,加上初秋气温起伏、冷热交替,病毒容易趁虚而入。开学以后,同学们互相接触,造成流感的交叉感染,从而加大了流感爆发的可能性。
应对措施为:常通风,居室要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适量运动,平时应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注意呼吸卫生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盖口鼻;接种流感疫苗,有条件的市民可以在流感流行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
红眼病
新生开学和集中军训时易发病
秋季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期。根据监测数据,每逢夏秋季,特别是秋季学生入学后一两周,尤其是新生开学和集中军训期间,学校易流行红眼病。该病易因居住拥挤、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而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经水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眼分泌物污染的手、毛巾、面盆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此病通常有1到3天的潜伏期,在儿童身上很常见。如果感染了,会出现眼红、烧灼感、异物感、流泪、怕光、眼睑水肿等症状,严重的会全身发热。
应对措施为:学校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强化晨检制度,发现眼红、出疹患者,应及早就医,并按医生要求暂离学习、工作环境,居家治疗休息,家庭内做好隔离消毒,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毛巾、枕巾、被褥等经常换洗或曝晒后再用,并少到公共场所活动;除此之外,应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习惯,不要用手揉眼睛,经常洗手、更换枕套,不共用毛巾、浴巾、枕套等贴身物品。
肺结核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患病
肺结核易于在学校等聚集人群中流行传播,排菌者为其重要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有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应对措施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经常开窗通风;如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核病,可以到结核病定点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要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手足口病
家长、老师小心成为隐性传播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发病后主要特征。9月入学季是手足口病好发时节,幼儿园和小学易出现聚集性发病。
应对措施为:开学后托幼机构和学校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若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家长要及时告知患儿所在幼托机构或学校,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家长、老师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以防成人因隐性感染而将病毒传播给儿童;教室和宿舍等场所坚持每天通风2到4次,每次半小时以上,要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有条件的家长可给孩子接种EV71病毒疫苗以减少重症的发生。
流行性腮腺炎
腮肿完全消退才能入托入学
流行性腮腺炎又叫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容易侵袭儿童和青少年,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大多有发热及轻度不适,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膜脑炎、睾丸炎等。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要注意防范。
应对措施为: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集体单位尤其幼托机构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做好幼托机构日常消毒;如果得了腮腺炎,要做好居家隔离,要到腮肿完全消退才能入托、入学,一般在3周左右;对易感儿童亦可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
“开学综合征”
家长这两天要帮孩子“收收心”
进入9月,孩子们就要与暑假说再见了。从假期闲散的作息状态中调整身心,切换到新学期规律紧张的上学模式,不少中小学生会产生不适应,也就是所谓的“开学综合征”。立博ladbrokes中文心理卫生科主任匡桂芳提醒家长,帮助孩子更好地调整过渡,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开学,“收心”这件事一定不可掉以轻心。
匡桂芳提醒家长,从松弛的假期到紧张的学习状态的转换需要一个过渡期。收心工作应循序渐进,可以先和孩子一起回顾暑假生活的收获和感受,憧憬一下新学期的生活和学习,最近两天减少大型活动的安排,帮助孩子慢慢把心收回来,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如果没有过渡期,一开学家长逼迫和强压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记者 黄飞
新闻链接:http://epaper.qingdaonews.com/html/qdzb/20180901/qdzb121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