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ladbrokes中文
青岛早报:暑期小鬼当家 安全不放假

发布时间:2018/9/14 15:50:14  /  【关闭



来源:青岛早报  日期:2018-7-19

岛城进入三伏天以来,气温不断上升,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频发。昨天,青岛早报报道了多名患儿因为误食蚊香液、百草枯、毒鼠灵和拌了敌敌畏的花生而中毒,被送到市妇女儿童医院抢救的消息。记者从立博ladbrokes中文重症医学中心副主任、急诊负责人徐迎军处获悉,前天,一名1岁3个月的女童在自家塑料泳池内不幸溺水窒息,被送来医院时为时已晚,虽然医生进行了长达1个小时的全力抢救,仍未能挽回她的生命。

女童塑料泳池内溺水窒息

谈起孩子溺水的原因,徐迎军语气沉重。据家属事后讲述,他们家住在周边区市,因为最近天气比较热,他们在1米多深的塑料泳池内灌了水,让1岁3个月的女儿戴着游泳圈在泳池里边洗澡边乘凉。孩子的家长痛彻心扉地自责,她就转身离开了几分钟的时间,回来看孩子时发现孩子已经溺水昏迷了。她赶紧把孩子抱出来,给孩子控水急救,并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但在救护车送孩子前往市妇女儿童医院的路上,孩子已经停止了心跳和呼吸。前天下午1时40分左右,120救护车将溺水女孩送到了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此时孩子因为长时间窒息,浑身青紫,已经做了气管插管,随后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孩子的心跳已经停了,急救人员连续采用专业手法为孩子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孩子的心跳一度恢复,但最终没能稳定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1个小时后,孩子最终不幸去世。

“婴儿那种套在脖子上的游泳圈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安全,家长在给婴幼儿洗澡时,一定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更不能将孩子独自留在澡盆或者塑料泳池中。 ”徐迎军说,婴儿游泳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家长应托住孩子的臀部、腋下,帮助其减轻颈部负重。

急救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如果发现孩子溺水后,有专业人士第一时间给孩子心肺复苏,或许孩子还有救。 ”徐迎军说,儿童溺水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至6分钟后,身体便会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溺水急救需抓住4分钟的黄金时间,越早施救越好。即使溺水超过10分钟,家长也应坚持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达,因为溺水往往呼吸先停,心跳仍有,末梢血管收缩会保证心脑供血,持续心肺复苏孩子还有生还的可能。但可惜现在很多家长没有接受过心肺复苏的培训,在意外发生时不能第一时间为孩子进行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错过了抢救的黄金时间。

徐迎军说,从6月下旬到现在,这已经是他接诊的第三起发生意外伤害后没能在第一时间接受心肺复苏的小患儿,第一个孩子只有10个月大,在家吃饭时被馒头噎住,家长不会科学的急救方法,导致孩子长时间窒息;第二个孩子只有1岁5个月,是因为误服毒鼠强导致心跳停止。如果这些孩子能在第一时间接受心肺复苏急救,情况很可能会完全不同。徐迎军呼吁,心肺复苏是一项关键时刻能够救命的重要急救技能,而据统计,我国真正掌握该技能的人群不足1%,政府部门应该组织开展全民学习心肺复苏,推广这项急救技能。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岛城的家长都应该把急救当成一门必修课,参加由医院、青岛市急救中心和青岛市红十字会组织的专业急救技能培训,为家人的安全多加一道保障。

暑期儿童意外伤害频发

《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中指出,2010年到2015年期间,伤害是导致我国0到19岁青少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占所有死亡的40%到50%。中国每年约有5000万儿童发生意外伤害,7.1万儿童死于伤害,其中溺水、道路交通伤害和跌倒/坠落是前3位伤害死因,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

今年进入暑期以来,市妇女儿童医院已经接诊了许多因各种意外伤害来救治的孩子。徐迎军说,好奇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暑期时间长,学生外出旅游、自由活动时间较多,一旦家长监管难以到位,加上学生安全意识相对薄弱、自我保护能力差,就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今年接诊的意外伤害事件最多的是误服有毒有害物质导致儿童中毒,比如误服农药、蚊香液等等;其次是孩子误吞或者误吸导致口鼻腔异物。此外还有从高处坠落导致颅脑或者躯体损伤、遭遇交通意外受伤、溺水受伤等等。近日,还出现了孩子下海游泳时被海蜇蜇伤的意外,幸好家长处置科学,孩子中毒情况不严重。

新闻链接:http://epaper.qingdaonews.com/html/qdzb/20180719/qdzb1204277.html